1991年苏联解体,全世界都在等中国崩溃,这时邓公如何扭转局势?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随即曾经作为世界顶尖级的大国苏联宣告解体。
当时西方世界一片欢呼,他们似乎认为自此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将换上资本主义旗帜,否则,一定会自己走向陌路终点。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准备看中国的笑话,它们认为即使现在中国没有产生崩溃,也势必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哪里曾想我们不仅挺过来了,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当然,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力挽狂澜,若是没有他,也或许中国的道路不会走得这般平顺。
那么,在苏联解体后,邓小平到底是如何扭转局势的?他又具体做了什么?
大国苏联解体,国际形势骤变
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一直以来都是旗帜、方向标,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它的背后跟随一众小弟,向来为其马首是瞻,然而,十分讽刺,自从和美国对上之后,就逐渐开始走向没落了。
二战过后,靠着发的战火财,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和以往一样,心里还是做着称霸世界的美梦,只是军事实力强劲的苏联,也不是什么善茬,也因此以两方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东欧集团正式产生。
而由于双方军事实力都太过强大,若是发起核战,很有可能使得地球毁灭,也因此两者展开了除军事行动以外的一切对抗。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以此来攻击苏联和东欧国家,顺势揭开冷战序幕。
随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正式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冷战时代开启。
本身这倒也没有什么,实力不差上下的两个大国,不应在冷战中出现什么问题,却不曾想,苏联内部矛盾太多,最后扛不住了。
由于经济体制单一,极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内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也因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出现全盘崩溃。
再加上美国大搞军事竞赛,为了彰显自身的实力,苏联逞强做了不少事,也因此被摧毁得十分严重,后于1991年被迫解体。
本来美、苏两国称霸,在世界上形成两极对立的格局,如今一方惨败,势必会打破现有的整体形势,不少西方国家都在默默的关注着,想看社会主义国家换上资本主义旗帜。
事实却是如此,在苏联解体之后,整个国际社会变得十分动荡,当时的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完全能称霸,在这种形势之下,很多社会国家无处安身。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就如古话所形容的那般,一时间形势变得十分严峻,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夹缝中求生存,自然变得十分困难,如何自保成了当时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最关心的问题。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任何一个执政人内心都十分清楚的事情,也因此世界好似要发生一场巨变。
意识到危险,邓公南下发表讲话
苏联解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一些国际社会场合,开始肆意抹黑和污蔑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还公然声称,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
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加上中国此前的革命形式、政权建立方式,都以模仿苏联为主,也因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始断言,迟早有一天,中国一定会步苏联的后尘。
另一边,由于此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与对外开放实践本身也开始产生矛盾,我国经济发展一度接近停滞期,“三步走”甚至有落空的危险,也因此一切开始变得步步维艰。
面对这些中国从未经历过的历史性难题,各种各样的人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中间那些思想不是很好,坚持资本阶级自由化的人,甚至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所谓的“西化”道路。
党内一些干部、部分群众,一度都开始对党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愈发模糊,一时间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都开始不断出现。
在这样的情势下,深深察觉到危险的邓小平,力排众议,勇敢地选择站了出来,再一次重新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走向光明彼岸。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乘车前往南方,陆续视察了武昌、深圳以及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当时的谈话内容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至少要管一百年,任何时候动摇不得,不管是军队、国家亦或是政权都要维护好这条道路.......
19日上午,邓小平正式抵达深圳,当时到住地之后,便当即提出想要乘车参观市容,那时的他讲道:“现在到了深圳啊,我是坐不住的,肯定要到外面去看一看。”
车子缓缓地开始在市区穿行,8年前这边还是一片水田,狭窄的小路,低矮的房舍,可现在不仅是马路变得纵横交错,甚至高楼大厦也是林立。
而看着这到处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邓公也是十分开心,喜不自胜地讲道:“看到深圳现在能发展得这么快,我也是很放心了,事实证明,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不知不觉间,车子逐渐来到了皇冈口岸,这边的工作人员眼见邓小平到来,也是十分激动、热情,小平同志站在深圳河大桥桥头,查看了皇冈口岸的情况,随后再一次露出了欣慰、满意的笑容。
次日,邓小平前来国贸大厦进行参观,当时李灏向他汇报了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肯定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之后,邓小平又接着讲道:
“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以及方针、政策,任何时候牢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这是万万不行的,基本路线得管够一百年。”
随后稍微缓缓,邓小平接着就关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这样言论,进行了评说: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其实最应该看的是能否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综合实力,若是改革开放一直不敢迈出自己的脚步,则是大忌。现在经济特区这般成功,中国却始终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已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中国一直姓社不姓资。”
解释完这个问题,还不待深圳这边的地方领导再说些什么,邓小平又接着讲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已经有不少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国家倒戈了,如此一来,我们更加抓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以证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结束了南方之行,邓小平即刻启程返回北京,而在这之后,他南下的谈话也多被整理成各种文件,在当地各大报社报道。
系统地了解一下邓小平的谈话内容,我们就可以知道,邓公回答的问题确实不少。
不仅仅是回答了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怎么办的系列问题,同时也打破了以往旧的传统观念,为我国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毫不夸张地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仅是对于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吸取苏联的教训,保持独立自主
人人皆知,苏联最终会走向解体,这中间受很多因素干涉,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上台后向西方社会寻求帮助,而后不断做出的让步。
早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就曾提拔大量亲信,随后在他的操纵之下,苏联政坛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特权阶层。
那一时期,苏联的贪污、腐败之风十分严重,甚至生产效率也是极其低下,也因此勃列日涅夫统治的后半个时期被称为苏联的“僵化期”。
俄罗斯专家统计数据显示,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特权官员已高达300多万人,基本已将大量的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而由于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苏共党风以及苏联的社会风气也被迫受到了很大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曾试图对这种僵化的局面进行扭转,从而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
遗憾的是,这些改革缺乏宏观决策以及相应配套措施,导致苏联经济不断衰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无形之中又再度加重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而由于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定的成效,不久之后,戈尔巴乔夫又试图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那一时期的他甚至开始主张实行政治“多元化”,不断削弱苏共的领导地位,在这种情势之下,反对派自然趁势崛起,苏联变得愈发离散开来。
无奈之下,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寻求帮助,而于此同时,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开始欺辱素苏联,在他放弃东德之后,德国迅速实现同一,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并以雷霆之势加入北约,使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一时间遭到剧烈冲击,不少国家纷纷倒戈。
在这般持续性的胡乱操作之下,苏联的自身实力得到削减,慢慢地也就衰退下来了。
而正是因为深知苏联是怎样亡国的,邓小平才会从中吸取教训,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他心里十分清楚,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的更强、更大,则必须坚持自己的道路,即“独立自主”的新道路。
在当前的国际大形势下,想要在苏联解体之下,屹立不倒,中国则必须做好自己。
就像是邓公多次在中央强调的那样,苏联的失败已经让我们知晓,不管是集团政治亦或是条约组织现在基本都行不通了。
在未来中国必须走好自己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卷入任何集团政治,绝对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以及第三世界的利益。
警惕西方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在苏联没落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搞文化渗透,通过不断鼓吹西方思想以及政治的优越性,频频给社会主义国家洗脑,想要让这些国家最后都投入到资本主义阵营。
那在这其中,西方国家主动将中国定为“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就像是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的那样,若是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先辈的教导以及传统文化,那时我们美国人自然不战而胜。
或许会有人有些疑问,为什么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没有对中国直接动手,其实,若是深究一下,这里面也是藏着很多原因的。
其一,对中国动武,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而且中国也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一旦双方对战,未必可以完胜,早前的朝鲜战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向来自私、自利的美国人,也不打算再大无把握之仗。
其二,尽管说美国对中国也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情,但是,本质上讲,时下美国最大的敌人,并非中国,而应该是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亦或是最新崛起的欧盟,也因此美国并没有将中国作为主要攻击对象。
尽管说美国没有挑起明火,但是暗地里的施压却是一点不少,然而,即使是面对这样的情况,邓小平却是丝毫都不为其所动。
就像是他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所讲的那样:
“其实我心里清楚,西方世界确实是希望中国可以产生动乱的,美国,包括西方一些其他国家,一直致力于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这套做法我是知道的,不过,尽管说美国想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我们不会如他所愿。”
还不止这样,出于对国际社会的忧虑,为防止中国真的沦为“棋子”,邓小平开始投入更多的心力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上去。
1990年,党中央召开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邓小平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后还强调道:
“我们想要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就必须顶住许多压力,想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要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为什么说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已经多年,实践证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一般经济发展态势都比较好,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原有的旧经济体制已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因此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然显得迫在眉睫。
随后,牢记邓小平的一番叮嘱,第三代中央领导,开始大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建设,并在最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逆风迅猛发展,中国成为经济强国
先前我们说了,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施压,早些年我们实力还完全不能与之相匹敌的时候,确实受了不少委屈。
1993年,中方集装箱班轮“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行驶,却突然被美国掐断了GPS信号,甚至遭到多艘美国军舰围堵。
明明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美国却给出十分讽刺的理由,说是“银河号”有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尽管说当时中方已经多次进行解释,但是对方完全不听,甚至还有言语蔑视、侮辱。
在“银河号”被美国扣留在公海上整整三周后,眼见事态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美国就又以制裁中国作为威胁,要求“银河号”迅速返回出发地点,接受美国登船检查。
若是按照国际海洋公约,公海上行驶的商船等同自国领土,无端强行登船等于侵略,却不想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出来说一句话,唯恐得罪美国。
后来,在无奈之下,中方只得同意让中、美、沙三方人员登船进行检查,结果如预期所示的那般,并无发现任何化学违禁品,可是,美国却依旧态度坚硬,拒绝任何道歉。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进行了轰炸,致使3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毕,仅仅是以地图过时为由,以误炸为借口,再次拒绝道歉。当时中国国内有很多大规模的反美游行爆发,但是因没有与之叫板的实力,最终仍旧是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开始将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放在打击恐怖分子主义身上,随后,小布什又将本国所有的战略资源投入到中东以及阿富汗战场,那美国终于没了心力来“关照”中国,趁着这个时机,我们拥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新世纪的头些年,中国始终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方针作为指导方针,而后抓住时机,不断发展自己。随着国外资金的涌入,中国的服装业以及制造业都得到迅猛发展,整个国家的GDP呈明显上增趋势。
而当美国回过头来,意识到应该对付我们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实力已经与往日不可相提并论,尽管说后来美国尝试过发动贸易战、制裁战,但是却仍旧无济于事。
更别提,随着中国每年的GDP的大涨,慢慢的我们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世界多国感到惊叹不已,美国当然也并无例外。
事实证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对的,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无疑也是十分伟大的。
当年苏联解体,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洗脑之下,很多社会主义都选择了倒戈,然而,即使环境多么恶劣,中国都始终从来想过放弃,一直都在坚守,而在邓公的领导下,我们最终还是成功扭转了局势。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还是走过来了,而且走得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就,历史已经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的,以后我们势必也会一如既往!
